网址导航 在线音乐 免费电影 美女图片 笑话漫画 免费代理 电视影视 小说阅读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5026|回复: 4

80前与80后谁的消费更理性?

[复制链接]
winnercn 发表于 2012-7-12 11:09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唐建业撰文:80前与80后的消费模式,在生存状况、群体观念问题上都各有不同,前者因为富裕,所以在消费方面更放得开,但相比起一穷二白的开放性消费,后者更需要勇气和远见卓识。

中国“两会”并不只有“老人团”和“名人团”,其中不乏80后的身影,如中国湖北武汉市被评为最年轻的25岁政协委员童勇,最年轻的27岁市人大代表刘扬。但如何改善80后的生存环境,则比80后的委员们更加引人关注。
有的议案指出给80后买房给予利息补贴,不过80后早就意识到这种并不理性的消费。所以这里不妨设置一个新颖的话题,80后相对于成熟老练的80前,谁的消费更为理性呢?
先从80前说起,中国人在海外奢侈品的消费在新一年没有丝毫“退烧”的迹象。世界奢侈品协会指出,春节期间,中国人在海外进行高档物品消费达72亿美元,比前年预期高出57亿美元,同比增长29%。
而消费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欧美及港澳台地区,中国消费者占据北美奢侈品市场销售额的28%、欧洲市场的63%、港澳台地区更高达69%。而也有报告显示,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起码有2亿人群,主要组成部分是“富一代”。
无独有偶,中国的80后消费者人群也有2亿,并且也在不断地扩大,经常被媒体称之为中国新一代“拉动内需”的最大推动者。但并不都是“富二代”,在面临着依然高企的通胀与收入压力的情况之下,80后的消费也没有呈现出萎靡的状态。
相反,80后按照自己的方式,选择与“80前”不一样的消费状态,虽然不乏“月光族”、“日光族”一类的人,但在某种程度上说,可以给自己的“前辈们”上一课。
“富一代”较为流行的消费,莫过于能够彰显自己身份象征的东西。在欧洲,男士们都不错过买派克钢笔、抽万宝路香烟或者雪茄,而女士们也不会放过LV包,还有名牌化妆品OLAY、香奈儿等等。品牌消费心理高于一切,不管实不实用,先买了再说。
然而在80后看来,品牌只是其中一种选择,不代表一切。在《国际先驱导报》的采访中,发现了这部分人群的消费模式更为理性。有农民工宁愿在每月3000元工资中抽调1000元买一台新手机,也有月收入才7000元的“小白领”,在家庭的帮助下,买了一部10万元的汽车。

 楼主| winnercn 发表于 2012-7-12 11:09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如果按照收入来说,这种做法跟买“奢侈品”无疑,但出乎意料的,他们均认为有自己所买的物有所值,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使得工作便利上发挥很大作用。的确,在某些汽车营销调查报告中,不少80后都想在“30而立”之前买一辆车。

虽然这类像是“投资”的消费行为并不理性,但总比买来仅为炫耀而无实际用处的“富一代”来说,不是显得更为理性一点吗?

不过80后的消费模式,还具备一定程度的个性化。服装与电子产品对于80后来说,就是一种“有规律”的淘汰,前两年诺基亚手机还在风靡市场的时候,也不会想到现在基本被年轻人所遗弃。

苹果现在虽然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手机市场,但真正在使用“苹果”手机的是一部分,使用HTC或者其他智能手机又是另一部分人群,有人喜欢买“全机”,也有人专门挑“裸机”。

因为某些80后“知识人士”看来,知道买“苹果”手机只是说明你不脱节,但真正了解手机性能及其优劣之处,那样才是“手机一族”中的“贵族”。

同样的道理,对于女孩子而言也一样,由于每一个女孩自身条件的不一,她们在选择衣服时,首要因素并不是美观或者名牌子,而是衣服与人相互配合的时候,能否能够展现身材最好的一面,同时也能遮住不足的地方。

最为经典的例子,日本和服刚好做到表现日本女性的特点,和服的胸前开襟表现性感,而长裙更好地掩盖住粗腿,一举两得。

虽然个性化的消费也并不比发展资料消费的少,但这种与自己收入并不相称,与优良传统储蓄观念相违背的做法,恰恰跟前辈们的品牌消费模式有着“异曲同工之妙”。

之前才刚说80后的消费比80前更具有理性的一面,但是从二者潜在的消费心理来看,物质只是一个载体,为了衬托出二者心灵上的空虚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winnercn 发表于 2012-7-12 11:10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,首先要观察现在的70后、60后看来,为何在富有之后,就倾向于奢侈品的消费呢?

一方面,奢侈品比普通商品更有保值增值的作用,在投资角度来说,也算是一种具有眼光的长远消费,所以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这类消费。

另一方面,最近几年掀起的奢侈品潮,因为一部分人在这段期间“先富起来”,通过垄断及隐形交易,迅速增长的财富,并没有完全填补心灵空虚的沟壑,也就是平常所说的,国内的设施和环境与他们的财富“不相般配”。

但是对于“富豪”的生活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物质方面,而西方富豪反倒是以“归隐”为自豪,比如低调的“面谱”网站创造者扎克伯格。在物质享受中为了获得以前曾经向往的生活,其实只是用物质来完自己过去的梦而已。

就像过去的农村罕见电视,而谁家有买来电视或者村里用大屏幕放电影,都会吸引村里其余的男女老少一同聚集收看,当自己能买到电视的时候,也恨不得拿出来“显摆一下”。现在的富豪们不就是在经历从“无电视”到“有电视”的这么一个过程吗?不过现在的电视已经没有吸引力了,就连笔记本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。

在80后的立场出发,他们大多数不具备前辈们炫富的资本,而为什么还要醉心于“高消费”呢?先了解三个方面的误区。

一是现在的大多数对于薪酬状况的调查,还没有把“小金库”包括在内,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除了固定工作以外,有时还会进行一些额外的投资,例如股票、基金等等,所以他们的收入调查实际上还并不完全。

二是在进行如车子、房子等“大宗商品”消费的时候,一般可能有家庭集资或者是银行贷款,甚至还有其他的融资渠道,使用方面也有可能与家庭成员共享,所以不能简单看做是一项个人行为。

三是背负债务或者是房贷等,收入难以果腹,当然这种高消费对于他们或许会更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winnercn 发表于 2012-7-12 11:10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除去以上的因素,也除去“富二代”。80后的消费习惯又反映了什么呢?80后一度被称为“遗忘”的一代,源于在先辈与后备之间的夹心饼效应,既要为了自己的生活,又要照顾老人与后代的生活,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继续生活。

鉴于物质生活的不愉快,80后仍在生活的同时,也不断在寻找精神上的安慰,从他们喜欢回忆儿时美好的学校生活来看,那是少有的一处用来停泊空虚心灵的港口。而在拮据物质消费中,个性化的消费也是彰显自己存在的另一种方式,当然也囊括具备一部分的实用性。

与前辈们相比较起来,80后的消费也有伴随潮流的习惯,但他们更多的不是盲从,而是根据自身的看法和实用性来选择,品牌消费不是唯一的消费因素。

80前与80后的消费模式,在生存状况、群体观念问题上都各有不同,前者因为富裕,所以在消费方面更放得开,但相比起一穷二白的开放性消费,后者更需要勇气和远见卓识。

责任编辑:NONO Han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aaaaaa 发表于 2014-11-14 18:38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很好啊.谢谢楼主啊











zuijiadaan.org/  8591cc.tw/  8591cc.tw/  paimairen.org/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